提升“五种能力”
做好民事行政公益诉讼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李翔 通讯员 唐龙海
2月25日,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全省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会议。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晓颖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之大者”的全局思维能力
“法律监督能力从来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相对来说,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是‘短板’和弱项,尤其需要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具体到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有五种能力尤为重要。”叶晓颖说。
叶晓颖指出,第一要有“国之大者”的全局思维能力。日常工作中的“小”蕴含“国之大者”的“大”。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事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每一起案件都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我们的法律监督能力首先要有全局思维,要把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推进,办理个案时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通过具体的司法办案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做事可以小而专、小而精,但思维格局必须要宽广、高远。
监督的权威来自被监督者的尊重
“第二要有‘技高一筹’的专业能力。”叶晓颖强调,法律监督不能高人一等,但要技高一筹。监督的权威不是来自监督地位,而是来自被监督者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对办案人员专业素养的认可。专业素养体现在办理的每一个案件、提出的每一条监督意见、撰写的每一份法律文书中,考验着法律知识储备、法律专业思维和检察职业道德。
“第三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涉及的知识面更广,要掌握的法律法规更多,特别是要学深悟透民法典的精神内涵,全面准确掌握民法典的具体规则,精准恰当地应用于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过程。
“第四要有‘能写能说’的综合协调能力。”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不仅要与政法各部门打交道,还要与党委、政府和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方方面面打交道。因此,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干警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
“第五要有‘案结事了’的释法说理能力。”通过说透法理、说明事理、说通情理,为当事人释疑解惑,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
■相关新闻
2020年芙蓉区检察院办结民事检察监督案件115件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李翔 通讯员 刘向东
2月25日,全省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会议召开,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均全以《突出重点 全面履职 办案规模质效双提升》为题作经验发言。
据统计,2020年,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结民事检察监督案件115件,同比增长162.5%。其中,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8件;提请抗诉3件,均获长沙市人民检察院采纳;针对94件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案件和6件执行监督案件,向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97份,均获采纳;办理的4件支持起诉案件全部得到法院支持。
- 习近平: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
- 习近平会见全国扫黑除恶 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代表 王沪宁赵乐际参加会见
-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纪实
- 砥砺奋进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1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
-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汪洋发表讲话
- 奔跑吧青年!看95后砌墙小伙怎样把自己砌上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